婚调资讯

    “我们看见的是孩子背上的淤青,看不见的是……”

    发布时间:2025年11月17日上午10:16   

    “快去,给我打壶开水。”“把我的袜子洗了。”“这周你的零花钱还没有上交呢……”在某中学宿舍,小刚等三名同学经常指使东东打水、刷鞋、洗袜子,零花钱、零食必须“主动”上缴,稍有不从或疏漏,便是不堪入耳的辱骂和嘲笑……

    因为害怕报复,东东一度选择了沉默,从未向任何人诉说。一天,小刚等人再次施暴,导致东东背部受伤。在父母的反复追问下,东东终于将压抑已久的痛苦全盘托出。经医院诊断,东东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,出现了幻听、失眠等症状。在医院治疗了53天后,东东的父母毅然将小刚等三人及其家长、学校诉至法院。

    “我们看见的是孩子背上的淤青,看不见的是一颗濒临崩溃的幼小心灵。”翻开案卷,山西省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庭副庭长申龙的心情非常沉重:“这个案子的事实、证据以及责任认定都很清楚,判决是最快的结案方式。但一纸判决,无法抚平受害者的创伤,无法化解各方对立情绪,无法确保赔偿落地。而且,受害者和欺凌者都是未成年人,更需要考虑到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,以最大限度消除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利因素、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。”

    申龙决定适用适合未成年人生理、心理特点的方式——先行调解。合议庭多次深入学校,组织学校负责人、涉事学生监护人进行调解,法官们将释法析理与情感疗愈相结合,一方面援引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向几方当事人明晰法律责任和后果,另一方面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师疏导对立情绪,强调校园欺凌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危害,对受害孩子进行心理疏导……

    图为山西省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庭副庭长申龙(左二)与审判团队研究案情。马云波 摄

    通过一次次“背对背”调解与“面对面”协商,合议庭综合评估东东的医疗康复周期、心理重建需求等现实情况,促使几方当事人达成一致调解意见。侵权学生监护人自愿增加赔偿数额,学校放弃追偿部分垫付费用,几名被告当场支付了11.56万元赔偿款,小刚等三名学生向东东道歉。

    案子圆满了结,一个问题引起了合议庭的思考,如何才能消弭学生欺凌滋生的土壤?合议庭经过激烈讨论,明确了三个关键词:家庭教育指导、心理干预、校园普法。

    根据家庭教育促进法,合议庭针对学生施暴这一不良行为暴露出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,依法向三名学生的监护人发出了家庭教育指导令,责令其增强法治观念,履行职责、加强管教,注重亲情感化和品德培养,教育未成年人认识错误、积极改过,关注子女身心健康发展,切实履行好家庭教育主体责任。同时,合议庭再次来到涉案学校,就学生欺凌的预防和应对与学校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,建议学校将反学生欺凌的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实践,健全学生欺凌防控制度,积极落实强制报告制度,畅通学生欺凌线索报告渠道,同时做好学生的关心关爱工作。座谈结束后,法官还为学生们开展了一场“勇敢向欺凌说不”的主题法治宣讲,教育引导孩子们不要做凶残的施暴者、不要做冷漠的围观者、不要做沉默的受害者,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利。此外,申龙积极协调相关部门,为东东提供了多次专业心理疏导,并协助其完成了转学安置。

    两个月后,申龙再次对东东的情况进行回访。令人欣慰的是,医生经过诊断认为东东已经完全康复,不需要再接受治疗。老师们反映东东的学习和生活状态都很稳定,课堂上很积极,和同学们相处得也很好。看着东东脸上绽放的笑容,法官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下。

    “未成年人审判是一项讲政治、讲法治、讲情怀的事业。”申龙说道:“我们在努力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的同时,总结欺凌事件的处理之法、探索校园纠纷的化解之道、给予弱势儿童保护之力,推动学校、家庭、司法合力共治,呵护稚嫩花朵。”


    来源:人民法院报·2版

    全站搜索

    联系我们

    • 妇儿维权:12338
    • 专家服务:0771-5527143
    • 心理热线:0771-5883062
    • 桂姐姐说:15007713251